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唐鑫 林佳
养老服务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邵阳市财政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三点发力”助推全市基本养老服务加快发展,服务内容逐步扩展,以财政力量暖心守护“夕阳红”。
突出重点,专项经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邵阳市财政加大投入力度,较2022年增长了24.03%的资金支持养老体系建设,还提高彩票公益金支持比例,并保障公办养老机构经费。近两年,市财政投入2538万元用于支持对“三无”老人、优抚对象、五保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的公办福利院、光荣院、敬老院及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其所需工作人员的人员经费、日常工作经费和设施维护经费由财政足额保障。同时,将护理员等人才队伍的培训以及依托社会组织开展的养老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挖掘亮点,整合资金推进养老服务清单建设
认真落实《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邵阳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基本养老补贴、扩大高龄补贴范围、拓展服务清单内容。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市级财政可承受范围内逐步拓展基本养老服务的内容。例如,优先资助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和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残疾、重点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改造或配备老年人用品,财政按照3000元/户给予适老化改造经费补助。
聚焦难点,加大投入推进养老设施配套建设
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规模庞大的养老难点,邵阳市财政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从支持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建设、补贴民办机构养老、支持医养结合发展三方面着手。
近两年,市财政拨付460万元支持具备全托、日托、居家上门等多种功能的街道(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对民办养老机构给予床位建设、床位运营补贴,机构运营补贴,特殊岗位补贴等,对特困供养机构护理人员、管理人员的经费保障,对新建和对改(扩)建民办养老机构给予财政补贴。鼓励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康复、照护、护理床位比例和增设安宁疗护床位,并为基层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签约医疗护理服务;鼓励护理人员、乡村医生为居家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