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市本级财政及各贫困县财政局积极整合涉农资金,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涉农资金整合基本情况
2016年我市纳入整合范围的贫困县资金共计20.0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9.27亿元;省级资金7.16亿元;市级资金2000万元;县级资金3.44亿元。
2017年,我市整合的贫困县涉农资金27.1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47亿元;省级资金9.70亿元;市级资金1亿元;县级资金9904万元。
2018年3月22日,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下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农〔2018〕9号),对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的政策有所调整。我市各贫困县正根据文件要求紧锣密鼓开展相关工作。目前各县正在调整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二、资金整合使用存在的问题
1.区级财政配套不足。我市三区财政由于财力不够,均出现区级扶贫资金配套不足的问题。如2017年度上级安排扶贫资金1261万元给双清区。按照上级要求,双清区应配套安排资金378万元,而实际双清区只安排了230万元,相差148万元。
2.项目实施进度慢。由于部分项目下达时间迟、项目选址困难、施工进度滞后等原因,造成脱贫项目工程进度难以满足脱贫时限要求,也造成财政资金虽已拨付但不能及时形成有效支出的现象。
3.县级财政监管没有完全到位。部分县没有严格按照政策把关,出现涉农整合资金使用不符合政策要求的问题。如个别县出现扶贫项目随意夸大,资金虚报的严重问题,还有个别县(市)区存在将涉农整合资金用于村干部培训、扶贫工作经费等现象。
4.基础工作不扎实。部分县(市)区不能及时、准确上报扶贫工作报表。还有县(市)区存在相关资料不完整,台账不规范、不健全、涉农资金整合方案下达不及时的现象。
三、相关建议
邵阳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今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又是全国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建议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强财政资金监管,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是加大财政专项扶贫配套投入。市本级及各县(市)区财政严格落实年度资金安排任务,量体裁衣,建立与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相适应的投入增长机制,加大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调高标准、吊高胃口。
二是加强扶贫资金预算执行力度。科学制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计划,及时拨付下达扶贫资金。加强扶贫资金乡级报账制管理,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进度,减少扶贫资金结余结转。同时,加强资金整合,防止资金闲置和损失浪费。
三是加强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公开力度。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引导和鼓励贫困群众、第三方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构建常态化、多元化的监督体系。各级主管部门在具体项目立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和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充分吸收受益地村干部和贫困户代表参与。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财政扶贫资金和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竣工结算(决算)审计等。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公众投诉举报平台,鼓励社会公众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进行监督和投诉举报。对脱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四是夯实基础工作。建立标准化台帐管理制度,建立统一格式的扶贫台帐,将任务目标、责任部门、具体措施等内容纳入台帐。建立扶贫档案动态管理,严格档案分类,及时更新整理扶贫档案材料。高度重视扶贫信息上报工作,充实力量,指派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强的专业人员专职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准确、全面报送扶贫工作信息。